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据新京报报道,今年以来,北京、上海、杭州、武汉、宁波、长沙等多地,均曝出偷拍事件。偷拍地点包括地铁、公交,还有商场、教学楼、女厕所等公共场所。更糟糕的消息是,一些偷拍行为不光为了满足个人的变态癖好,还会把拍到的影像出售换钱。在这个圈子里,有名的抄底偷拍者被称为“大师”,他们有特定的名字和代号,圈外人难以识别。这些职业拍摄者连同中间商、买家一起,构成了一条阴暗又恶臭的黑产链。
无孔不入的偷拍,令公众痛恨;魔爪伸向女性隐私,更为社会不齿。近年来,多起偷拍案件引发关注,除了公共场所,有些是发生在酒店或民宿房间等相对私密的空间,甚至将试衣镜、智能设备作为作案工具,令人防不胜防。每一起偷拍案中,都有无辜的受害者“躺枪”。她们或许只是出门遛个弯、度个假,却被猝不及防地侵犯了肖像权、隐私权,由此产生的精神创伤久久难以抚平。
媒体披露的偷拍案件,也许只是冰山一角。许多被拍女性碍于羞耻、惧怕、焦虑等情绪,往往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而选择沉默。随着社会观念的进步,越来越多的受害女性开始意识到,真正丢人的是那些藏在暗处的偷拍者,而绝非被迫搅进漩涡中心的自己。为被偷拍的自己发声,就是为公道发声。今年4月,一女演员在社交媒体上发文,揭露曾遭恶意偷拍裙底并被勒索的经历。公众人物勇敢地站出来,有助于鼓励更多的普通女性在遭遇偷拍后站出来,勇敢地为隐私权抗争。
坚决把偷拍者揪到阳光下暴晒,无疑有助于遏制偷拍行为。但是,要捂死偷拍的镜头盖,不能光靠受害者大胆说不。在锁定证据的前提下,对偷拍者的处置措施在《民法典》和《治安管理处罚法》中均有章可循。在偷拍已形成长产业链的背景下,斩断链条,比揪出一两个偷拍者,对消除偷拍隐患意义更大。
没有买卖,就没有偷拍。有没有长期为偷拍制造和出售器材的商家?是哪些中间商一边联络偷拍者,一边与买家畅通无阻地沟通的?记者为调查而潜进的相关聊天群,竟然存在着大量分享、贩卖女性隐私的影像,这样的聊天群,难道软件审核方从来没发现异常,监管部门从来没有听说过?打击网络色情产业,无疑应该将这一链条上的每一环都纳入重点监控视线。
在打击偷拍隐私行为、筑起隐私保护高墙、增强女性“出门安全感” 的努力中,重视每一起个案,并由单个偷拍者牵出他去过的整个“黑色”社区,进而端掉整个产业链,才更有震慑力。(辛音)
关键词: